上海科创企业直接受益科创板试点
从建设科创中心,到试点科创板,再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科创板”正在成为上海最火爆的关键词之一。
多家上海的高新科技企业透露,近日确实收到有关部门下发的《科创板优质企业信息收集表》,要求上报企业名单的具体指标中,研发投入、专利数等被纳入。
上海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围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和提升政府创新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2项政策措施。
科创板是上海乃至全国经济未来强劲发展的发动机之一,上海市科委将从科技的角度,助力上海培育出更多的科技企业,在即将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中,未来一定会有若干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同一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从信心问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公平便利问题这三个问题出发,在金融资源方面给予科创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今年7月以来,上海市政府成立专题调研工作组,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和充分借鉴兄弟省市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的一大亮点,是提出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200万元的支持。
上海市财政局巡视员袁白薇表示,为了鼓励入库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的进程,《若干意见》按照入库企业上一年度发生研发费用的10%给予一次性的资金支持,支持额度最低20万,最高200万。企业纳入培育库之后,由各区的财政部门安排财政资金。
高新技术企业,向来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9200家。2017年,本市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共计28539项,同比增长18.56%,占全市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的52.17%;营业收入突破2.3万亿元,实现2000多亿元的利润。
成立于2013年的上海翰临电子科技,在2016年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针对即将设立的企业培育库,其创始人CEO陈越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届时会有大量的企业提出申请,如何在众多创业型公司当中做选择,对最需要的企业提供落地的政策,会成为未来政府工作很重要的部分。”
在入库企业标准方面,《若干意见》提到,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围绕上海市重点产业发展领域,以及科技与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由市科技、财政和税务等相关部门制定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标准和实施细则,将主营业务收入符合国家支持高新技术领域范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研发投入不低于3%、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0%等标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若干意见》提出,预计到2020年,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5万家左右,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800亿元,研发费用投入超过2000亿元;到2022年,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2万家,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将与科创板联动
11月20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重点围绕“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调研部分金融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支持配合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加快建设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吸引培育本土更多科创企业发展壮大,更好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于14日在上交所调研时指出,科创板是连接科技创新者和投资者的枢纽环节,有利于为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成长性高的科创企业注入“源头活水”,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另外证监会、上交所和上海市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协同推进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上海市科委正在积极推进和帮助科技企业抓住这一重大契机,通过在科创板上市并融资,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方面,市科委将对照上交所今后推出的科创板上市标准与条件,以及注册制的要求,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库中的企业积极加快推进股改,在这方面开展一些相应的培训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对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更多地支持它们加快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真正能够利用好资本市场,把金融资本和企业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上海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型科技企业。
对于科技公司而言,科创板是一个重大的利好,相信有很多公司会把提升成长性及技术推动因素来作为上市的激励。
各方期待政策落地
《若干意见》中提到的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和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值得关注。从创新政策环境来看,更多的财政投入和融资渠道,对企业的帮助是最直接的,“因为企业最大的开支就是研发投入”。
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研发费按照75%比例加计扣除,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亏损结转弥补年限延长至十年。
针对前者,《若干意见》提出,要减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环节和时间,取消月度数据申报、专利上报资料、查新报告、产学研合作报告等申报表格;改革申报流程,取消不合理的前置环节,用好中介机构专项审计报告内容,相关部门加强事后监管;加快审核速度,实行放开申报、即时受理,每月开展审核。
针对后者,《若干意见》提出,对注册在浦东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领域的企业,可通过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审查通道,进一步缩短专利授权周期,并争取扩展到全市范围。
陈越猛表示,翰临科技每年都会申请十来项专利,但是要三年时间才能申请下来,效率不高。他认为,专利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很大,是无形资产,它对企业的评估甚至融资贷款都会产生影响。
作为上海代表型的科技公司的聚集地,张江园区近两年来也是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产业核心基地,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其中包括如沪江、云知声、喜马拉雅、森亿智能等初创公司。
今年早些时候,张江园区方面负责人在长三角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张江峰会上介绍称:“上海作为全球技术创新的热土,已经有诸多优秀的人工智能领跑企业,各大企业积极以技术发展推动产业变革,在不远的未来上海将有更多企业有望走向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始终走在赛道前沿的投资人而言,政策的陆续落地也坚定了他们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步伐。可可资本合伙人李笙凯表示:“我们主赛道一直都是科技创新,过去也投了很多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的科技创新企业。这些政策的落实,对我们所投的企业是很大的利好消息,也坚定了我们对‘技术创新引领’的决心。”
可见,高新技术企业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力量,随着科创板筹备工作的推进,上海也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为科创板输送强大生力军。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若干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原创文章或网络摘录,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守候的时光
本文链接地址: 上海科创企业直接受益科创板试点